阿里12月2日电 题:为转“神山”外国香客提供向导的西藏村民
作者 周文元
当背夫,做向导,岗萨村主任久美多吉带外国人转绕冈仁波齐已有20年。在他看来,比起三天走54公里的转山路和为香客背行李,最让他感到吃力的是和外国人的语言交流。
冈仁波齐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巴嘎乡北部,海拔6656米,为冈底斯山脉主峰。它同时被印度教、藏传佛教、西藏苯教以及耆那教认定为“神山”。每年4月至9月,有来自中国西藏及内地、印度、尼泊尔等香客前来朝拜转山。
神山冈仁波齐屹立在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境内,海拔6656米。冈仁波齐在藏语中意为“神灵之山”,被藏传佛教、印度教、西藏原生宗教苯教以及耆那教认定为“世界中心”。李林 摄香客转山的行李、物品主要靠人背畜驮。位于冈仁波齐山脚下的巴嘎乡岗萨村于1981年组建牦牛运输队,村民们利用牦牛、马匹,为转山者提供搬运服务。如今,该村的村民有1056名,16岁到50岁之间,有劳动能力者,都可以参加运输队。
与外国香客的沟通,是牦牛运输队服务工作的关键。近日,久美多吉向记者讲述了他与外国人如何交流的故事。
“他骑在马上,用左手向我竖小拇指。”回想起10年前的经历,久美多吉仍尴尬不已,他学着印度香客比划着手势说,“我以为他在说我是最差的。”
当时,久美多吉为印度香客牵着马,背着相机、水和食物,当对方打出手势后,久美多吉从背包中一一取出物件,尝试着理解顾客的意图。
“经别人翻译后才知道,他想上厕所。”久美多吉低着头,攥着双手对记者说,“不能理解别人,心里挺难过的。”
在久美多吉的印象中,来转山的香客主要来自印度、尼泊尔、美国、澳大利亚、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,类似的误会经常发生。
转山的外国香客团中,一般都配有一名会讲英语的导游。不过,有时香客太多,导游很难照顾到每个人的翻译需求。“如果不懂外语,会造成隔阂。”久美多吉说,他自己想学英语。
为补上交流这一课,每年冬季,村里都组织牦牛运输队的年轻人聚在一起学英语。
久美多吉介绍说,为外国香客运输行李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,每年每位村民可从中赚取一万元人民币。另外,每年冬季的英语培训,牦牛运输队还补贴前来学习的村民每人4000元。
“上马,下马,路不好走,你有没有高原反应?还有多少公里?”久美多吉说,在英语培训课上,这些常用的用语都要学会。遇到难以用英语表述的,他另有法子。
每次转山,久美多吉包里总揣着一本小册子,册子中印有中文、藏文、英文三种文字和对应的图画,“如果这三种文字都读不懂,我们还可以看图沟通。”
不会说英语,也没有“看图说话”的条件,久美多吉还尝试过肢体动作演示。
有一年夏天,久美多吉带着几个美国人转山,路上下起大雨,转山道的木桥已经被河水冲走。说到这段经历时,他从凳子上站起来,屈膝,两胳膊后搂,两手上兜,对记者说,桥没了,他当时想背这些人过河,但又不知道如何表达,只好用肢体动作示意。
当将这些外国人背过河后,久美多吉由衷开心。“最近在准备新一期的英语培训,为明年开春后的外国香客潮做准备。”他说,希望能成为更多香客的“摆渡人”。(完)
责编: